档案(Archive)与创造力
Archive 指对个人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的存档。而艺术领域的档案,即对艺术作品的记录、保存和修复。相对于绘画类的展览对作品本身的展出,部分当代艺术、设计、建筑类的展览则更注重于过程的展现,观众更想知道作者思考的脉络。
Archive 指对个人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的存档。而艺术领域的档案,即对艺术作品的记录、保存和修复。相对于绘画类的展览对作品本身的展出,部分当代艺术、设计、建筑类的展览则更注重于过程的展现,观众更想知道作者思考的脉络。
Shiseido Gallery 的展览「そして、あなたの視点」,介绍了四组以摄影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家,Anneke HYMMEN & Kumi HIROI(以下A&K)、潮田 登久子、片山 真理、春木 麻衣子。
曾经尝试过微信公众号、知乎、简书等等很多中文的平台,也有在写自己的博客『觉论』,为什么要尝试 Newsletter 的形式呢?
2020年按理说应是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年,大学院毕业、工作、持续不断的疫情,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没留住什么记忆。也许放大时间的跨度,十年之后反而更能记起些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正式发布我的第一个使用Notion制作的项目「RSS Source」!
简单介绍一下项目背景,除了前面说明的理论研究外,也有一部分实例研究证明,会话式UI,作为一种交互手段,有望支持和帮助视障、肢体残障人士、智力障碍人士和老年人的生活。
首先,在谈会话式UI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提起UI,读者有什么样的印象?
文學的挑戰是,這作品如何關注我們、驚嚇我們、充填我們。
观察最近两个月中,人们如何思考和面对疫情期间的大事小事,不难看见很多简单化的逻辑和娱乐的语言,甚至出现在官方媒体当中。
我的本命年,2019年就要过去,10年代也要结束了。
前段时间读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他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快乐和幸福、知行关系、道德和实践。虽然没有最终的回答,但无疑是在围绕一个问题,即「人应该怎样生活」或者「什么是良好生活」?
首次接触到广告行业,特别是接触到互联网广告行业背后的复杂运行机制,不禁产生疑惑,这种广告与我们从小接触到的各种电视、海报广告有什么样的区别,这类技术的进步,以及媒介的变化带给企业和人们生活的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