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这样的复杂问题,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date
Mar 18, 2020
slug
covid_19
status
Published
tags
态度
summary
观察最近两个月中,人们如何思考和面对疫情期间的大事小事,不难看见很多简单化的逻辑和娱乐的语言,甚至出现在官方媒体当中。
type
Post
迟早更新播客最近更新了一系列探讨「复杂问题」的节目,形式近似时事评论,推荐听一听。
观察最近两个月中,人们如何思考和面对疫情期间的大事小事,不难看见很多简单化的逻辑和娱乐的语言,甚至出现在官方媒体当中。诸如,人民日报的微信文章「中国以外87182例,反超了!」,网友督促各国政府“抄作业”,举报风波,以及给建设医院的施工设备“叉酱”“呕泥酱”直播打榜事件等等。
人面对巨大的灾难时,总会感到渺小和恐惧。生命是严肃的。生命的消亡面前,就算诗也是苍白无力的,何况「反超」这类视感染人数为体育比赛的轻佻词汇。
而疫情下的应急措施需要考虑的公共卫生、各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更是复杂的。中国的防疫措施故而值得称赞和参考,但各国复杂的国情面前,在科学家内部也没有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谁又能断定任何一条防疫路线是绝对正确的呢?
我们建议各国政府参考,当然可行,甚至我也参加了一个翻译民间防疫措施的支援团队。
但「抄作业」这样的类比,一是严肃话题娱乐化,二不异于说我国措施绝对正确,这又如何面对前期犯下的错误和牺牲的医护人员呢。我只能看到,这个词语溢出的,强大的自尊心(正是过去几年政府舆论之培养和导向)。简单和娱乐化的话语体系,很容易让我们忽视语言和数字后的真正消逝的病患的生命,和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而正在努力的医护人员、工人、记者和普通人们。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正如迟早更新播客所讨论的,面对这样复杂和严肃的问题,我们可以也应该思考地更理性和全面。批评不自由的环境下,只能指出事实的不足而不能揭露背后的问题,甚至单单指出事实的不足都做不到。我们当然无需做到记者那般的文字冷静而精准,我们需要的是:好好说话,说人话
我们可以去看更深度和真实的信息源,疫情期间国内的传统媒体和少数的新媒体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报道,如财新,人物,南方周末等等。其中一篇正是前段时间被接力转发的「发哨子的人」。而大部分新媒体能做的和做了的,只是渲染情绪和传播谣言。除了新闻性质的信息源,引发思考和讨论的其他渠道也可以关注,如播客:本文最初提到的「迟到更新」,引起其中一次举报风波的「剩余价值」,梁文道的「八分」等等。
我们可以做力所能及的慈善和帮助,比如捐款、传播有用的信息、当志愿者等等。
最后,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放松身心。
趁着多出来的假期,抛下幸存者的内疚,读读书,学习新东西。
注:本文最初本想讨论,面对复杂的问题如何思考,和面对复杂的系统如何设计之间,有无共同之处。
朋友的看法:
盲目恐慌和盲目自信都不可取,作为幸存者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感恩抗疫前线的生命们,以及好好活下去。
大多数人在受到刺激的第一反应都是输出情绪,就像受伤流血第一反应是叫出声来。这两个月来网上各种信息,不管是官媒还是营销号还是个人,都给我这种痛苦得闭上眼睛尖叫的窒息感。如果说普通人能做什么的话,我觉得第一件事是直视真实,把自己放到观察者的角度上。不要害怕,凝视是平静的来源。

© Issei 2017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