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体验沉浸式艺术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date
Oct 8, 2018
slug
immersive_art
status
Published
tags
art
展览
summary
在东京的台场和丰州,teamlab 今年开设了一家永久性的美术馆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以及一个运营至2020年的展览 teamLab Planets TOKYO ,大概的内容则是过去的体验作品的综合展示和体验,门票售价不菲。
type
Post
在东京的台场和丰州,teamlab 今年开设了一家永久性的美术馆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以及一个运营至2020年的展览 teamLab Planets TOKYO ,大概的内容则是过去的体验作品的综合展示和体验,门票售价不菲。去年曾写过一篇介绍 Teamlab 的文章,大致介绍了其艺术理念:「teamLab的体验型艺术源于何处:技术×日本美术」。如果是没有去过 teamlab 展览的同学,值得一看。
notion image
不过这次并非想要围绕它来讨论,最近身边有同学对媒体艺术的创作产生了一些疑惑。媒体艺术是否有明确的创作目的, 是否有被选择的观众和受众,它和设计的区别和界限在什么地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或许「媒体艺术」这个范围太大,我们可以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到所谓的「沉浸式」艺术。
艺术圈和互联网圈对「沉浸式」这个定义都不陌生,所谓沉浸式艺术即由创作者 / 艺术家设定好空间,情绪和视觉,观众进入其中体验、感受,其共同点是作品大多都设置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内。而所谓沉浸式产品,最好的例子就是「抖音」,以极低的操作成本,就可获得极高、极频繁的愉悦和刺激。
那沉浸式,是好亦坏呢?作为观众,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呢?仅仅是愉悦,视觉的刺激,或是自拍吗?
这里有一些另外的例子,也许不是媒体艺术,但可以算是「沉浸式」的艺术。在北京的同学或许知道, James Turrell 有一件「Gathered Sky」系列的作品,永久陈列在智珠寺,你可以在周末的黄昏时分去放空自己(我喜欢他的作品或许是因为和罗斯科的相似性)。以及前段时间,埃利亚松在北京红砖美术馆的展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作品本身不做过多的介绍,但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此类作品与 teamlab 等艺术团体的创作的区别。
notion image
我没有去过北京智珠寺的现场,但我感受过 James Turrell 在日本越后妻有的另一件同系列的作品。我可以感觉到的是,艺术家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塑造了作品,这种赋予给观众的独特的的体验,来源于作者对光、空间、色彩等艺术形式的思考、想象和总结。观众在作品的引导下体验,放空自己,对自己发问,对艺术家发问,可以说是双向的交流。
而在我体验过两次 teamlab 的展览后,我所感觉到的是, teamlab 的创作团队是在通过塑造多感官的体验,以各种视觉的形式吸引观众,尽力让观众享受这个体验。也就是说 teamlab 是从观众如何能更加享受的角度,来制作此类体验艺术。他所呈现的结果,如之所见,确实极受欢迎,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中,追求新鲜、艺术感的时尚青年。极端一点,用用户体验领域的话语体系比喻的话,可以说是很以用户为中心了。
表达、引发思考,或者愉悦、享受体验,这就是 teamlab 和 James Turrell 在创作上出发点的不同了。两者对观众来说或许并无高下之分,但在美术馆-展览-艺术家这一评价体系中,两者的地位可能截然不同。
接着,我们再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想想。
所谓观众,对作品的反应是直观感受作品的氛围,再思考其概念,扩宽自己的思维,亦有可能被作者所表达和呈现的东西打动到内心。另一方面,也想要凸显绚丽光影中的自己的身影,也想要拍出自己的艺术的一面。
这些都是自我的选择,也是自身思维和社交网络影响力的反应。
但需要思考的是,当你在观看时,你的观看对象是作品里的自己,还是作品本身?当下你是在思考这件作品,还是在想着作品里的自己?当你在观看时,你的体验是受限的,还是无限的?
于是到最后,其实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就能得到什么。

© Issei 2017 - 2024